小A:副驾驶的月薪一般是1万元,机长的月薪一般在4万元以上。一个机长每年收入50万元应该问题不大。比机长身份更高级的飞行教员,年薪在70万元至80万元,如果他们的飞行时间够长的话,年薪恐怕也要将近百万元了。
不过在很多航空公司,机长的工资没有太大浮动的余地,基本上就是“包月”。按规定,一名机长每天的飞行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,一个月的飞行时间不能超过100小时,3个月的总计飞行时间不能超过270小时。有的机长飞国际航线的时候,还会有同事劝他别飞那么多,反正飞多飞少钱都一样。
和外面传闻的一样,现在确实有一些民营航空公司到国营航空公司挖墙脚,请机长跳槽。民营航空公司开出的待遇条件确实诱人,一般副驾驶跳槽后,工资能够涨一半;有些机长的工资更是能翻上一番。为了防止机长跳槽,一些航空公司还成立了“专人看护组”,随时掌握机长的思想动态。 航空公司机长工资多少
不过飞行员跳槽后,如果发现新公司的实际收入与预期有差距,或是其他公司开出了更优厚的薪水或待遇,那么恐怕还会出现新一轮的跳槽风波。
调查:一种声音将“返航门”事件的“幕后黑手”直接指认为民营航空公司。按照这种说法,正是由于缺乏人才储备的民营航空公司不惜重金招揽飞行员,使其与国营航空公司的薪酬待遇出现大幅落差,才导致了飞行员们动了跳槽或讨要待遇的念头,并最终酿成了眼下的混乱局面。
除了许以高薪外,民营航空公司往往还会向飞行员承诺较高的职位。例如机长跳槽之后,便有可能在民营航空公司谋得飞行大队长甚至副总一级的职位。另外,由于飞行员跳槽往往需要支付大笔违约金,民营航空公司有时会一次性支付300万至500万元,供飞行员用于与老东家打官司。
耐人寻味的是,面对这种“指控”,一贯喜欢掀起风浪的春秋、奥凯、吉祥等民营航空公司,此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避的态度。“事情还没有结束,我们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,现在说任何话恐怕都不合适。”春秋航空一位负责人非常谨慎地说:“即使事情水落石出之后,我们也要根据结果去衡量是否需要表态。”
飞行员自揭"黄金身价" 机长年薪百万仍不满足 航空公司机长工资多少
北京晚报4月9日报道 闹得沸沸扬扬的“3·31”东航集体“倒飞”事件,尽管东航目前只从牙缝里挤出了“人为因素”四个字来搪塞公众,但其幕后原因早已被外界揣摸得一清二楚:飞行员向航空公司讨要待遇。被称为“天之骄子”的飞行员,这个曾经被无数少年憧憬的理想职业,其真实待遇状况到底怎样?
小A:我们飞行员和航空公司签订的都是终身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,如果要是跳槽的话,违约赔偿金非常高,算下来大概要200万至300万元。自费飞行员的情况要好很多,只要在培训结束后在公司履行完合同约定的期限,就可以自由跳槽。
在国内这种自费飞行员还不多,据我了解,国外大多数飞行员都属于自费飞行员。比如在巴西,花4万多美元就能考到飞行执照,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进入航空公司工作,如果打算跳槽的话,只要提前一个月告诉公司就可以。
在跳槽和待遇的事情上,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或打算。我理解那些同行的想法,他们想要的其实不仅是待遇,还希望有一个宽松的行业环境。但是无论如何,选择返航或者罢飞这样的过激行为,显然都不是明智的做法。
调查:在此次“返航门”事件中,“郑志宏”的名字被卷入漩涡核心。作为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,郑志宏去年提出辞职时,被东航索赔1257万元,创下国内飞行员索赔数额新高。近年来因飞行员跳槽引发的纠纷频繁发生,巨额赔偿金成为跳槽者与老东家之间最为尖锐的争执焦点。
按照民航总局2005年下发的统一规定,飞行员的初始培训费为70万元,每年递增20%,最高计算10年。这意味着如果飞行员违约跳槽,则需要付给航空公司最高补偿金210万元。而本月起在部分省市施行的《民航华东地区飞行人员流动管理办法》,再次明确了这一金额。
在此次事件中,一份被认为有些荒谬的劳动合同也随之曝光:一些飞行员与航空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竟然长达99年。对此有人评价说,对于飞行员来说,这样一纸合同简直如同卖身契。就在“返航门”发生之前,上海航空和东星航空还有数十名机长正在扎堆儿闹“病假”。渴望自由的飞行员们,“返航门”也许只是一次情绪的集中爆发。